懷孕的過程
懷孕後期5大異常狀況
媽媽寶寶 / 桃園敏盛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吳青芳 / 2013.12.16
在懷孕後期又接近預產期了,卻出現異常症狀怎麼辦?如在懷孕過程中的各種併發症─例如早期破水、前置胎盤與胎盤早期剝離等,在在威脅了母親的健康與胎兒的成長。做好產前檢查及適時的醫療介入,準媽咪也能安心待產。

1.早期破水

【定義】孕婦在進入生產陣痛之前,羊膜已自然破裂而致羊水流出,稱之為早期破水。 【原因】 *確實之發生原因仍未有定論。 *常因母親產道內有細菌感染,導致早期宮縮及破水。 *其他常見之致病因素包括:羊水過多,多胎妊娠,羊水穿刺,子宮頸閉鎖不全,先天性結締組織異常等。 【症狀】水樣分泌物由陰道流出,或陰道異常溼潤。 【檢查】在臨床上會以石蕊試紙檢查由黃色變為藍綠色或以陰道窺鏡檢查,是否有羊水由子宮頸口流出。 【處理方式】 *一旦確定有早期破水,在決定處理方式之前必須小心評估妊娠週數。 *檢查有無絨毛羊膜炎的症狀。 *檢查孕婦是否有產痛現象及胎兒是否有窘迫現象。 *若妊娠早期如小於36週,孕婦必須臥床休息、不可性交或沖洗。 *若有絨毛羊膜炎,不論妊娠週數均應予以分娩。 *妊娠超過36週,處理早期破水的原則是儘早分娩。 【預防方法】而準媽媽們的預防方法為於妊娠期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陰道感染,一旦懷疑有破水的現象,應立即就醫確定診斷以接受適當的處置。
2.前置胎盤
【定義】胎盤在正常情況下附著於子宮體部的後壁、前壁或側壁。懷孕28周後若胎盤附著於子宮下段,甚至胎盤下緣達到或覆蓋子宮頸內口,其位置低於胎先露部,稱前置胎盤。 【種類】前置胎盤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妊娠期的嚴重併發症,處理不當能危及母胎生命,發生率約為1/200。以胎盤邊緣與子宮頸內口的關係可分為三類: (1)完全性前置胎盤:胎盤完全覆蓋子宮內口,約佔15%。 (2)部分性前置胎盤:胎盤覆蓋住部分的子宮內口,約佔35%。 (3)邊緣性前置胎盤:胎盤的邊緣達到子宮內口,約佔50%。 【原因】 *至目前為止發生的原因不明。 *可能與之前子宮曾接受過手術後產生的疤痕有關。 *亦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前胎剖腹產、產次過多、懷孕太密、多胞胎、高齡產婦、子宮曾作過手術、子宮纖維瘤、子宮位置及形狀不正常。 【症狀】前置胎盤的主要症狀為妊娠晚期或臨產時,發生無誘因無痛性反覆陰道出血。 【處理方式】前置胎盤的處理方式,是得到胎兒的最大成熟度,同時使母體與胎兒的危險性達到最小。 *首先要確定的是懷孕週數。 *妊娠37週後,如果胎兒已經成熟,一般會採取剖腹生產,這是較安全的方法。 *若還未達足月,可給予母親子宮鬆弛劑以期待療法;即減少母親出血、促進胎兒存活、選擇適當時間進行分娩。 *住院觀察期間絕對臥床休息,採用左側臥位,並應禁止陰道檢查,以免牽動子宮頸引起再次出血。 【預防方法】避免多次流產手術或子宮內感染,減少子宮內膜損傷或子宮內膜炎。
有前置胎盤的孕媽咪免驚慌! 有前置胎盤的孕媽咪也不必太擔心,只要與醫生好好配合,定期產檢,在生活上注意下列幾點: (1)孕期避免性行為以及壓迫腹部的舉動。 (2)在家多休息,避免搬重物、過度彎腰拖地等增加腹壓的活動。 (3)嚴禁騎機車,容易因騎車時抖動發生出血或胎盤剝離。 (4)在產檢時要避免內診或陰道超音波。 (5)注意每日胎動。 (6)對妊娠期出血,無論量多少均須就醫,做到及時診斷,正確處理。
3.胎盤早期剝離
【定義】妊娠20週以後或分娩期,正常位置著床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稱胎盤早期剝離(Abruptio placentae)。 在妊娠20週以前的胎盤剝離,臨床表徵和處置均類似流產。胎盤早期剝離的發生率約為0.5~1.5/100。 【原因】真正的病因尚不明,可能的病因為: (1)高血壓性疾病:高血壓常會導致小動脈血管的變性,輸入胎盤的血管被壓迫,再加上小動脈的痙攣,引起胎盤缺血及變性。 (2)胎盤的異常和過短的臍帶:有些病例同時可發現輪廓胎盤和副胎盤的存在,而過短的臍帶也可能在分娩第二產程中,過度的拉扯胎盤的胎兒面而造成剝離。 (3)創傷:由於腹部的直接撞擊,也可能造成胎盤早期剝離;在施行胎頭外轉術時,也可能是創傷的原因之一。 (4)再發性:胎盤早期剝離之後,續妊娠再發生早期剝離的機會較高,約為5.5% ~17.3%。 (5)子宮腔的迅速減壓:如人工破水。 (6)子宮畸形或腫瘤:壓迫下腔靜脈而引起子宮缺血。 (7)孕婦使用成癮性麻醉藥:如 Cocaine。 【症狀】胎盤早期剝離的徵兆和症狀變異性很大。 *從產婦大量產前出血、甚至休克,到沒有任何明顯徵兆,而只是在生產中無意發現都有可能。 *若發生嚴重的胎盤早期剝離而導致嚴重出血,且沒有察覺及緊急處理時,則可能產生產婦凝血機能被破壞,而加速其出血現象,進而導致產婦休克及胎死腹中等嚴重的併發症。
【處理方式】 *立即評估失血和血液凝結狀態當症狀,輕微時先觀察並安胎。 *若遇有大出血或危及胎兒的緊急情況時須採取剖腹產。 【預防方法】 *對產婦而言,最重要的是隨時注意各種可疑的徵兆及定時產檢。 *尤其是具有危險因子的產婦,只要有任何懷疑就應立刻就醫,以便儘早診斷出胎盤早期剝離及採取必要措施,將其對產婦及胎兒的影響降至最低。 4.胎兒窘迫 【定義】胎兒在子宮內有缺氧現象危及胎兒健康和生命者,稱胎兒窘迫。胎兒窘迫是一種綜合症狀,其最常發生在生產過程,也可發生在妊娠後期。 【症狀】可分急性與慢性。 慢性胎兒窘迫:是胎盤機能因過期妊娠、有妊娠毒血症或糖尿病而引起機能不全,導致生長遲滯。
急性胎兒窘迫:是因子宮壁肌肉收縮而引起血液循環暫時停止。缺氧程度輕重不同,造成胎兒心跳的影響就有不同。
胎心加速,可能是刺激交感神經而來,胎心變慢,可分為三種:
(1)早發性減速因胎頭壓迫引起:其特徵為形狀一致且減速開始在宮縮期之早期。
(2)晚發性減速因胎盤機能不全:其特徵為形狀一致且減速開始在宮縮期之末期。
(3)不定性減速因臍帶壓迫引起:其特徵為形狀有變異且減速之開始與宮縮之開始間的時間關係不定。
【處理方式】
(1)改變母體位置,由仰臥位改為側臥位,以改善仰臥性低血壓或改善不定性胎心搏減速。 (2)矯正母體低血壓:改變母體位置或提高腳部或靜脈注射點滴。 (3)減低宮縮壓力:使宮縮間隔拖長,讓胎兒窘迫有改善的機會。 (4)母體氧氣吸入:可以提高母體胎兒間氧氣分壓差。
【預防方法】嚴密注意胎動,若有下列情形:連續3個小時胎動少於4次,或一天胎動少於10次以下,應立即返院至產房安排胎兒監視器檢查。

5.預產期已過
【定義】超過預產期2個星期還沒生產稱為過期懷孕。通常以最後一次月經來潮日起算280天作為預產期,如果比預產期提早3個星期以上生產稱為早產。
對於已經過預產期卻還沒有產兆的準媽媽們,須特別注意胎動是否良好,最好每3天回診檢查一次,可聽取醫師的建議作引產,且最好不要超過41週。因為胎盤在過41週後容易因鈣化而功能退化,導致胎兒得不到足夠的血流及養分供應而增加危險。
 
~原文刊載於2006年《媽媽寶寶雜誌》


     
訂閱
玉美人客戶服務專線:
(02)89669762分機13、14
週二至週六 10:00~17:30
週一與國定例假日休館
訂購傳真:(02)8966-6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