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疸是寶寶常見的現象。研究發現越早開始哺乳,哺乳次數越多的寶寶,越不容易有黃疸。台灣兒科醫學會也曾有正式的公函給衛生署,提及膽紅素指數在15到17mg/dl以下的時候,沒有必要停止哺育母乳。但在寶寶有臉色變白,皮膚泛銅黃色,大便顏色變白,寶寶活力、吸吮力變差,或是父母無法判定時,一定要請醫師診治,確定是否有其他疾病引起的黃疸。如果是其他疾病引起的黃疸,通常都仍可持續哺育母乳。
母親的疾病:
在已開發國家,只有下列情況不建議哺餵母乳:
人類T細胞白血病第一型病毒 HTLV-1 感染
使用抗癌症藥物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物質--依半衰期而定須暫停哺乳數小時至數天
藥物濫用
至於愛滋病患者,根據最新的研究結果,世界衛生會議於2001年的建議是,HIV陽性的媽媽在頭幾個月不論是完全哺育母乳或者是完全餵配方奶,對寶寶的影響都一樣;不建議混合餵食。
下列情況仍可持續哺餵母乳:
A型肝炎
B型肝炎
C型肝炎
急性傳染性疾病
呼吸道,腸胃道,泌尿道或生殖系統之感染,
常在症狀出現前即傳染給嬰兒,
持續哺餵母乳反而可以將母體內抗體傳給嬰兒,
減輕其可能之症狀。
傳染性結核病
母親接受抗結核菌藥物治療兩週以上即可繼續哺餵母乳。
泡疹病毒
除非乳房上有病兆,否則仍可持續哺餵母乳。
水痘
只要母親沒有傳染性(水泡皆結痂)後,
即可持續哺餵母乳。
乳腺炎,乳房膿瘍
大多數的藥物
在母乳中的含量很少,對寶寶沒有影響。
如果寶寶也可以使用此種藥物,或是藥物不被腸胃道吸收時,如大多數的注射性藥物,媽媽使用這些藥物是安全的。
除了少部分活性病毒疫苗,如德國麻疹,大部分疫苗都不會進到奶水中。媽媽注射預防針不需停止餵奶。如果有任何的量進到奶水中,反而可以幫助寶寶產生免疫力。
一般的 X-光檢查,即使是使用顯影劑,都不需要停止餵奶。
CT scans 電腦斷層攝影及 MRI 核磁共振攝影也是如此。
抽煙
抽煙可能使奶水分泌減少,
對處在二手煙環境下的嬰兒哺餵母乳比吃配方奶的嬰兒健康。
建議母親不要在嬰兒面前抽煙,
在餵奶前不要抽煙
酒精
美國藥物協會建議母親的進食量不要超過每天每公斤0.5公克。
環境污染及輻射物質
吃配方奶的危險性較吃母乳的危險性大


-
優惠價 NT$948
-
優惠價 NT$390
-
優惠價 NT$490
-
優惠價 NT$390
-
優惠價 NT$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