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回工作崗位不再是難事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蘇鴻文 / / 2013.12.16
對於產後重回工作崗位的女性來說,為了要兼顧職場與家庭的角色職責,經常是身心俱疲,陷入「蠟燭兩頭燒」的窘境。提醒您,適度運用支持資源並紓解壓力,將有助於自己更輕鬆地面對工作與家庭,做個自在的上班族媽咪。
惱人的生理問題
產後的常見現象
根據統計,產後婦女因為生理狀況尚未復原,可能會出現身體不舒服的情形,特別是當女性重回工作崗位後,必須兼顧工作及育兒,體力的負荷必然會增加,各種生理問題也就容易接踵而至。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蘇鴻文表示,從門診經驗來看,媽咪重回職場工作後,較容易出現的身體不適包括下列幾種:
1.女性在產後2個月左右,仍可能出現疲倦現象,而此時正好剛休完產假,原本的疲倦感再加上工作、育兒的辛勞,很容易造成上班族媽咪體力不支的情形,進而影響生活品質。
2.懷孕期間,由於腰背部承受了很大的重量,導致產後很容易出現腰痠背痛的情形,尤其是上班族媽咪一方面要照顧新生兒,一方面又要工作,無法獲得充分休息,腰痠背痛也就十分常見。
3.在坐月子期間,大多數媽咪都是哺餵母乳,等重回工作崗位後,無論媽咪是否繼續哺乳,短時間內都會遇到漲奶的問題,除了造成工作上的不便,還可能引發尷尬的情況。
善用吸奶器來協助
對想要哺餵母乳的上班族媽咪來說,善用輔助器具,可解決許多惱人的問題。
蘇鴻文醫師建議,媽咪可以趁上班時間的休息時段,使用吸奶器將多餘的乳汁吸出,千萬不能因為不方便,造成漲奶時間過久,進而影響日後的奶量。乳汁吸出後要置於母奶冷凍袋或奶瓶內,並於容器外註明時間,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凍即可(冷藏的母奶須在24小時之內哺餵),等到要哺餵寶寶之前,再將冷藏或冷凍的母奶溫熱解凍。
尷尬萬分的哺乳媽咪
巧雲是百貨公司的專櫃小姐,對育兒工作相當重視的她,從懷孕就決定哺餵母乳。但是在重回工作崗位後,她也無可避免地碰到一些尷尬萬分的經驗。
「我的工作必須長時間在櫃上服務顧客,記得剛回去工作時,我常跟顧客說話說到一半,就覺得胸部很漲,非常難受,甚至擔心會弄濕衣服,好糗喔!」
巧雲表示,由於漲奶的時間不能控制,有時候又不方便立刻迴避,尷尬的情況還是無法避免。
「有一次漲奶得很厲害,感覺好像要滲到衣服上,我低頭一看嚇壞了,馬上請同事幫我看櫃,然後衝到洗手間。那段時間,我每天都是大包小包,要隨身帶著可替換的貼身衣物,同事還建議我乾脆學空姐,準備一個滑輪式的行李箱比較方便!」
面對漲奶的尷尬情形,巧雲索性就為自己來個強大的心理建設,並練就了快速擠奶的俐落身手。
「我不斷告訴自己餵母奶的媽媽最偉大,不需要去在意別人的眼光。後來我和同事說好,請她們隨時當我的救火隊,只要一漲奶,我就避到角落去擠奶,幾次下來身手變得可俐落呢!」
難以抉擇的育兒問題
身兼數職的角色
隨著經濟發展與教育普及,女性參與職場的比例日漸提高,職業婦女的增加儼然成為了現代趨勢。然而,「職業婦女」代表的不是單一角色,身處在職場與家庭的範疇,職業婦女必須擔負不同的責任,尤其是當孩子誕生後,更要面對許多的抉擇與挑戰。
首當其衝的托兒考量
對一般上班族媽咪而言,經歷懷孕、生產的辛苦過程,產假便成為調養身體、培養親子關係的重要階段。不過,當您沈浸於近兩個月的產假後,往往警覺時間過得很快,沒多久假期就結束了,接下來的托兒問題,便成為上班族媽咪首要面臨的挑戰。
托兒條件最重要
長庚技術學院幼兒保育系專任講師葛婷表示,托兒是上班族媽咪最容易遇到的問題。如果有親戚可以幫忙,媽咪必須考慮親戚的體力、時間分配、托兒意願、育兒觀念;如果要找保母,則需要親自去了解托兒環境、過去育兒經驗、保母本身特質,才能真正挑選到適合的照顧者。
保持良性溝通
上班族媽咪在處理托兒問題時,須注重與照顧者的溝通,畢竟孩子是交由他人照顧,育兒觀念無法完全吻合,此時良好的溝通就更加重要了!葛婷講師特別提醒,媽咪不妨多和照顧者聊天,在言談中分享經驗,主動去了解孩子的成長狀況,潛移默化地溝通彼此的育兒觀念。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雜誌》
產後的常見現象
根據統計,產後婦女因為生理狀況尚未復原,可能會出現身體不舒服的情形,特別是當女性重回工作崗位後,必須兼顧工作及育兒,體力的負荷必然會增加,各種生理問題也就容易接踵而至。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蘇鴻文表示,從門診經驗來看,媽咪重回職場工作後,較容易出現的身體不適包括下列幾種:
1.女性在產後2個月左右,仍可能出現疲倦現象,而此時正好剛休完產假,原本的疲倦感再加上工作、育兒的辛勞,很容易造成上班族媽咪體力不支的情形,進而影響生活品質。
2.懷孕期間,由於腰背部承受了很大的重量,導致產後很容易出現腰痠背痛的情形,尤其是上班族媽咪一方面要照顧新生兒,一方面又要工作,無法獲得充分休息,腰痠背痛也就十分常見。
3.在坐月子期間,大多數媽咪都是哺餵母乳,等重回工作崗位後,無論媽咪是否繼續哺乳,短時間內都會遇到漲奶的問題,除了造成工作上的不便,還可能引發尷尬的情況。
善用吸奶器來協助
對想要哺餵母乳的上班族媽咪來說,善用輔助器具,可解決許多惱人的問題。
蘇鴻文醫師建議,媽咪可以趁上班時間的休息時段,使用吸奶器將多餘的乳汁吸出,千萬不能因為不方便,造成漲奶時間過久,進而影響日後的奶量。乳汁吸出後要置於母奶冷凍袋或奶瓶內,並於容器外註明時間,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凍即可(冷藏的母奶須在24小時之內哺餵),等到要哺餵寶寶之前,再將冷藏或冷凍的母奶溫熱解凍。
尷尬萬分的哺乳媽咪
巧雲是百貨公司的專櫃小姐,對育兒工作相當重視的她,從懷孕就決定哺餵母乳。但是在重回工作崗位後,她也無可避免地碰到一些尷尬萬分的經驗。
「我的工作必須長時間在櫃上服務顧客,記得剛回去工作時,我常跟顧客說話說到一半,就覺得胸部很漲,非常難受,甚至擔心會弄濕衣服,好糗喔!」
巧雲表示,由於漲奶的時間不能控制,有時候又不方便立刻迴避,尷尬的情況還是無法避免。
「有一次漲奶得很厲害,感覺好像要滲到衣服上,我低頭一看嚇壞了,馬上請同事幫我看櫃,然後衝到洗手間。那段時間,我每天都是大包小包,要隨身帶著可替換的貼身衣物,同事還建議我乾脆學空姐,準備一個滑輪式的行李箱比較方便!」
面對漲奶的尷尬情形,巧雲索性就為自己來個強大的心理建設,並練就了快速擠奶的俐落身手。
「我不斷告訴自己餵母奶的媽媽最偉大,不需要去在意別人的眼光。後來我和同事說好,請她們隨時當我的救火隊,只要一漲奶,我就避到角落去擠奶,幾次下來身手變得可俐落呢!」
難以抉擇的育兒問題
身兼數職的角色
隨著經濟發展與教育普及,女性參與職場的比例日漸提高,職業婦女的增加儼然成為了現代趨勢。然而,「職業婦女」代表的不是單一角色,身處在職場與家庭的範疇,職業婦女必須擔負不同的責任,尤其是當孩子誕生後,更要面對許多的抉擇與挑戰。
首當其衝的托兒考量
對一般上班族媽咪而言,經歷懷孕、生產的辛苦過程,產假便成為調養身體、培養親子關係的重要階段。不過,當您沈浸於近兩個月的產假後,往往警覺時間過得很快,沒多久假期就結束了,接下來的托兒問題,便成為上班族媽咪首要面臨的挑戰。
托兒條件最重要
長庚技術學院幼兒保育系專任講師葛婷表示,托兒是上班族媽咪最容易遇到的問題。如果有親戚可以幫忙,媽咪必須考慮親戚的體力、時間分配、托兒意願、育兒觀念;如果要找保母,則需要親自去了解托兒環境、過去育兒經驗、保母本身特質,才能真正挑選到適合的照顧者。
保持良性溝通
上班族媽咪在處理托兒問題時,須注重與照顧者的溝通,畢竟孩子是交由他人照顧,育兒觀念無法完全吻合,此時良好的溝通就更加重要了!葛婷講師特別提醒,媽咪不妨多和照顧者聊天,在言談中分享經驗,主動去了解孩子的成長狀況,潛移默化地溝通彼此的育兒觀念。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雜誌》


-
優惠價 NT$490
-
優惠價 NT$390
-
優惠價 NT$948
-
優惠價 NT$390
-
優惠價 NT$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