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補充蛋白質 幫助發奶
此階段因產後體力尚未復元,為防止消化不良,應避免含纖維素多及動物脂肪太多的食物,飲食原則以清淡、易消化、富於營養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魚湯、雞湯、排骨湯、牛奶等為主,不僅容易消化,蛋白質又可幫助哺乳媽媽發奶;等媽媽體力和胃口恢復正常後,再適當吃雞、魚、肉、蛋來增加營養。許多媽媽在懷孕期間若有便秘的困擾,可多吃性平的蔬菜與水果,對身體代謝和復原都有幫助。
產後月子三階段飲食法
|
月子期間 不宜服人蔘
值得注意的是,人蔘不適合媽媽在坐月子期間食用。楊佳峰醫師從中醫觀點解釋,人蔘對一般人雖具有補氣、行血的功效,但補氣卻可能對媽媽造成收攝作用,導致惡露不易排淨,也會對子宮收縮產生不良的影響,有加重出血的疑慮;此外,人蔘具有回乳(退奶)的效果,建議想親自哺乳媽媽不要食用,以免使乳汁分泌量減少。
第二階段:自然生產後7天~13天/剖腹產後14天~20天
|
產後虛寒 補氣血養肝腎
媽媽在生產10天後,大致上就進入第二階段的月子飲食方式。此時,媽媽的精神以及消化吸收漸漸恢復正常,可以開始進食添加麻油的料理,如以豬肝或豬腰子,搭配麻油、薑絲烹煮的料理,為產後多半體質虛寒的媽媽補身。楊佳峰醫師說明,麻油性甘溫,90%以上為不飽和脂肪酸,且具有潤腸、補血、烏髮、通乳的作用,適合大多數產後體質虛寒的媽媽;若體質偏熱性或素來陰虛火旺的媽媽,則建議用茶油取代麻油,一樣能達到效果。
第三階段:自然生產14天以後/剖腹產21天以後
米酒料理 揮發後食用
第三階段開始可以加入有酒的料理,考量到哺乳媽媽會間接將食用的成分哺餵給寶寶,盡量讓料理內的酒精成分適度揮發後再食用,或是以蒸餾過的米酒水替代。
大補氣血 補腰腎壯筋骨
此階段膳食可搭配麻油雞或十全大補湯,幫助卵巢及骨盆復舊,補腎固筋骨,促進血液循環,預防生產後的腰痠背痛,而烹調的原則仍以煮、蒸、燙為宜,不建議食用過多烤、炸等燥熱食物,除了容易使媽媽口乾舌燥、便秘之外,過多烤、炸食物也容易間接使有過敏體質的寶寶誘發過敏的問題。
產後月子三階段飲食法
禁忌喝水吃鹽?
楊佳峰醫師說明,中醫觀點上並沒有坐月子期間禁喝水的禁忌,媽媽在懷孕生產時容易流失氣血,導致產後容易感到口乾舌燥,更應該適量的補充水分幫助舒緩口渴,除了有助於媽媽體力的恢復及乳汁的分泌,還能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
楊佳峰醫師建議,不要喝直接過濾的生水或生飲機的水,應將水煮沸,可將水性從寒性轉平性,對媽媽身體比較沒有影響;或是從雞湯、魚湯來攝取水分,更利於帶出體內水分消除水腫。另外,除非有腎臟疾病的媽媽,需要嚴格控制鹽分攝取,不然鹽分雖然易使水分滯留在體內,但只要適量都能正常代謝掉,只要注意在入菜時以佐料角色調味即可,盡量不要過量。
禁吃生冷食物?
楊佳峰醫師認為,坐月子期間因媽媽體質多較虛寒,食物一定要煮熟再食用,而冰的飲料、涼性食物,如瓜類、柿子、柚子、橘子等蔬果類都不建議攝取,但西瓜在盛夏時可酌量食用;至於蘋果、葡萄則是不錯的水果。
不建議吃糯米、粽子類等黏性高的食物?
媽媽在生產時,身體許多臟器包括腸胃道都曾受到一定程度的擠壓,在月子期間屬於調養復原的時期,對於不好消化的食物都不建議攝取,盡量以清淡或湯湯水水的飲食方式為主,而糯米或黏性高的食物因不好消化,會讓腸胃不好或有便秘的媽媽,更容易分泌胃酸或消化不良,並不建議在坐月子期間食用。
產後月子三階段飲食法
哺乳媽媽有哪些東西不建議吃?
哺乳媽媽可能會間接將食物中的成分傳導給寶寶,包含刺激性高、辛辣燥熱的食物、含咖啡因的飲品都應盡量減少攝取;此外,像人蔘、麥芽、韭菜、山楂,因具有退奶作用,也不建議想要哺乳的媽媽攝取。
~原文刊載於2011年05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詳細文章內容,請至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站www.mombaby.com.tw閱覽


-
優惠價 NT$390
-
優惠價 NT$490
-
優惠價 NT$690
-
優惠價 NT$490
-
超值價 NT$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