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爸須知
現代好爸爸也需要認證??
bobo小天才 / 鍾碧芳 諮詢 / 2013.12.16
工作之外‧男性的另一片天 現代好爸爸到底具備什麼條件?現代的爸爸角色又與上一輩有哪些不同?如果想做具現代感的好爸爸,該怎麼做?媽媽又該如何協助?只要肯放下身段重新學習,任誰都能做得到。

好爸爸也需要認證
積極學習做個好爸爸
媽媽要當重要推手
不能缺席的父母
工作之外‧男性的另一片天

日本某民間組織將在今年開辦「好爸爸檢定」,希望透過檢定來衡量父親在子女的嬰幼兒時期,是不是具備「超級奶爸」的能力與知識;瑞典則在育嬰假的政策上採取更積極的策略,只要家有新生兒的爸爸,至少可以享有1個月的留職帶薪的「爸爸月」,且這項權利只有爸爸享有,為的就是促進父親投入更多的照顧工作,讓爸爸能有與年幼孩子朝夕相處的機會。
全世界的父親角色逐漸隨著家庭結構、社會文化背景而產生不同的變化,亦有著不同的定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助理教授王舒芸表示,現代爸爸的角色已經從以前單純的「養家者」慢慢轉化為「剛柔並濟」的新好爸爸,她指出,在全球化的趨勢下,爸爸已不是主要或唯一的家戶所得來源,因此,不應該侷限在養家者的角色,更該積極參與育兒教育工作。

不能缺席的父母
從社會的歷史脈絡來看,兩性在成為父母之後,養家的經濟來源、照顧的勞務供給、以及教育與親職互動可謂最重要的3層意義。王舒芸提及,目前的爸爸類型看似兩端,一端所謂的現代好爸爸,願意主動參與更多的育兒活動,與媽媽共同分擔家庭中照顧工作的擔子;而另一端,則因種種因素,選擇不回家或袖手旁觀的缺席爸爸。不過,再細究可發現,在全球化巨流下的爸爸世界中,也同樣有著M型社會型態的模樣,M型的一端,全球化贏家的爸爸,工作愈來愈忙碌,有錢卻沒有時間投入照顧;M型的另一端,則是就業機會被擠壓或剝奪的男性,有時間投入照顧卻未必有成家生子的機會。

她認為,孩子性格的養成,不論如何,都和父母雙方的穩定參與有密切關係,任何一方都很重要,不能缺席,也只有穩定與持續的關心、照顧孩子,認真感受孩子的心情,對孩子未來的情緒發展才有正面的影響。
曾推動「爸爸認證」的台北國際基督教會區牧黃主偉表示,傳統家庭觀念中,總是以「男主外、女主內」為軸心,且家裡大小事通常掌握在媽媽手裡,不過,家庭與婚姻生活實在需要夫妻間的分工合作,也只有把家庭時間排進自己的時間表,方能了解從家庭獲得的成就感才是永恆,畢竟工作只是短暫,最終還是必須回歸家庭。他認為,「如果男人願意參與家事並想努力做個好爸爸,就是一種愛家庭的表現」。

好爸爸也需要認證
台灣國際基督教會曾在2005年父親節前夕,提出「認真爸爸‧爸爸認證」活動,希望藉著宣導,讓爸爸們更重視親子間的親密互動,同時,也在家裡扮演愛家與用心的認真爸爸,黃主偉說,這個當初只是教會團契活動的活動,實踐在社會上,發現獲得很大的迴響,許多報名參加「爸爸認證」的新手爸爸,都希望能做一個「比自己爸爸還好的爸爸」,這個活動也因為頗受好評,而一直延續至今。
到底爸爸需要何種認證?好爸爸又須具備什麼條件?
作家子敏在《現代爸爸》一書中指出好爸爸的3大條件:第1個是「公私分明」,上班要盡心盡力、回家就要完全家庭化;第2個條件是「不能有太濃的獨身色彩」,要和家庭水乳交融的生活在一起;第3個條件是「要做子女一生永不變心的朋友」,對子女的愛沒有條件可言。

曾經是設計公司總監,且育有1兒1女的黃主偉表示,套句兩岸常用的說法,想投入爸爸認證,必須具備「一同三回歸」,也就是說,不論自己的孩子正處於哪種階段,都必須當自己是孩子的「同」學,並且跟著一群爸爸一起學習;也必須把心情「歸」零,丟掉包袱重新學習;並且要「歸」聆,仔細聆聽孩子說出來即未說出來的聲音;最後一個歸,則是屬於基督徒的「歸」靈,按照聖經的教導。只有讓自己重新學習並認真與孩子相處後,才能獲得更多的掌聲。
王舒芸強調,傳統社會阻礙父親參與家庭工作的主因,很大部分來自於既定文化習俗的框架,「如果大家都對居家男性抱以恥笑的態度」,將會大幅降低爸爸回家參與照顧的意願,其實,對有意願加入教養照護行列的爸爸們,家人都應該給予機會,讓父親也有嘗試學習的方向。

媽媽要當重要推手
王舒芸提及,當爸爸對家庭的角色有所認知後,媽媽的態度就變得相當重要,因為她的態度決定了是促成或妨礙爸爸的參與。很多時候,爸爸如果在幫助照顧孩子的過程中,獲得掌聲或支持,日後也較有投入的意願與熱忱,倘若媽媽總是把所有事情攬在自己身上,覺得爸爸泡奶泡不好、奶瓶也洗不乾淨等,就容易造成惡性循環,最終促使父親變成冷漠的養家者。
因此,她建議,只要爸爸願意做任何事,都應該試著放手讓他試試看,即使做不好,從參與中,也讓家庭的功能往前邁進了一大步。

專家觀點.家庭核心價值不應外包
王舒芸表示,隨著社會變遷,家庭的功能以及父親角色一直在轉變。以往所認為家庭的主要核心價值,例如教育、照顧、飲食等多元功能,都漸漸外包,孩子給保母帶、教育交給老師、飲食幾乎都給了餐廳,家人相聚的時間也愈趨短少。因此,情感、互動與價值的傳遞,漸漸成為現代家庭最重要的功能,也是不該被外包的核心價值。她建議父母,一定要「選擇性外包」,謹慎分辨那些功能只有父母可以扮演,哪些可以購買或外包。即使照顧、教育外包,父母親仍要妥善選擇並扮演監督者的角色,若想保持家庭的基本功能,就要有固定的家庭相處、相聚的時間。

積極學習做個好爸爸
3歲以前的嬰幼兒時期階段,自理能力仍相當薄弱,需要成人全天候的陪伴與照顧,許多父親卻容易在這個階段刻意缺席,只因為自認育兒工作,是媽媽與生俱來的能力,自以為缺乏這方面的才能。王舒芸說,其實不然,能力不是天性,需要靠後天的學習而來,只要願意培養,大家的能力都差不多。她強調,只要有自覺,把育兒能力也當做值得驕傲的工作,願意與媽媽共同分擔照顧孩子的壓力與責任,想做個好爸爸,並不困難。

至於該如何做,才是好爸爸?黃主偉分享自己的想法,他表示,有效安排家庭聚會的時間很重要,例如,每個月甚至每個星期訂立「父女日」或「父子日」,與自己的子女各自有單獨花時間或安排特別的約會,在與女兒約會時,等於與她建立未來對象的關係互動模式,明白什麼是被愛被尊重;跟兒子約會時,放下身段當他的良師益友,讓他有傾吐心事的對象。此外,積極參與共同學習的環境,觀察身邊好爸爸的例子,重新建立與改善與孩子間的互動關係。
對於年幼的孩子,甚至可以從睡前的床邊故事開始做起,每天撥出一段固定的時間給孩子,花心思想想和他能一起做的遊戲或互動,即使只是少少的幾分鐘,都是大大的進步。
王舒芸強調,父母這個職業是終身的,需要不斷地學習並吸收新知,必且要適時的發出求助訊號,向同樣是當父親的人交談請益,或請長輩提供育兒經驗。她形容,做父母是畢生難得的成長契機,如果要說結婚是長大成人的一門學問,那麼,為人父母就是修習高等學位了。

親子間的小遊戲
《爸爸陪你玩一分鐘遊戲》一書中,提出了88種經典創意的遊戲,簡單有趣,可以讓想當現代好爸爸的男性朋友,陪著孩子成長。
‧火車遊戲
遊戲方法:兩人面對面,孩子將腳放在爸爸的腳背上,然後,爸爸雙手抓著孩子的手或讓孩子抱著爸爸的腰,就這樣到處走動唱歌。在玩這個遊戲時,動作的節奏要以火車的鏘鏘鏘鏘節拍一樣,先唱一首「火車快飛」後,再接著唱孩子知道的歌曲。
效果:能有自然的親子接觸,也能知道孩子的唱歌實力。

~原文刊載於2008年3月號《bobo小天才雜誌》

     
訂閱
玉美人客戶服務專線:
(02)89669762分機13、14
週二至週六 10:00~17:30
週一與國定例假日休館
訂購傳真:(02)8966-6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