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須知
strategy1 知己知彼
媽媽寶寶雜誌 / 文/吳碧芳‧伍偉婷 / 2013.12.16
過敏病的發作與嚴重程度取決於先天(遺傳)與後天(環境)因素,了解自己及家族中屬於哪一類型過敏體質(先天因素),避開會誘發過敏的因子(後天因素)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有效控制過敏病,降低發病程度。

了解本質
「過敏」體質是遺傳而來

「過敏」對現代人來說不是什麼陌生名詞,在我們生活周遭,飽受過敏困擾的人口比例似乎有越來越高的趨勢。為什麼有些人會對某些物質,例如花粉、海鮮等產生過敏反應?為什麼有些人不會?馬偕紀念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暨過敏氣喘兒健康諮詢中心主任徐世達表示,任一可能誘發人體產生過敏反應的物質就稱為「過敏原」,但並不是每個暴露於同一過敏原的人,都會產生過敏反應,因為人體會對哪些物質過敏,以及會發生過敏發炎的部位,都是由遺傳基因所決定的。

過敏致病原理
人體之所以會產生「過敏反應」,是因為專門負責對抗各種不同外來物質的人體防禦機轉─免疫系統將這些外來物質當成了「入侵者」,遺傳了過敏體質的人,其體內都有一種抗體叫做免疫球蛋白E(IgE),當過敏原首次進入對此物質過敏的身體,會發生一系列的反應並產生「過敏原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抗體」,這些抗體會游到身體的肥胖細胞,而這些細胞大量存在於鼻子、眼睛、肺和腸胃道。這也是為什麼過敏疾病多發生在人體這些部位的原因。

不良刺激加重過敏症狀
當過敏原與免疫球蛋白E結合,會釋放出一種化學媒介物質,這些媒介物會導致過敏發炎症狀,例如組織腫脹、打噴嚏、喘鳴、咳嗽等。徐世達醫師形容過敏病是「過敏發炎反應不斷累積,直到人體受不了而爆發的結果」。當人體持續地暴露在會造成個體過敏的過敏原當中,令身體的免疫機轉不斷受到不良刺激,過敏反應就會持續累積並造成組織發炎,直到身體受不了而產生臨床症狀,這些症狀可以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有的人鼻子過敏,有的人腸胃過敏,有的人則是全身過敏,「哪些人會有哪些過敏,以及過敏的部位也是由遺傳基因所決定的。」從小即飽受各種過敏疾病困擾的徐世達主任透露,自己就是全身型過敏的典型案例。

過敏發炎部位發生在鼻子則為過敏性鼻炎或花粉症,發生在眼睛為過敏性結膜炎,發生在肺部/支氣管時為氣喘,發生在皮膚則為異位性皮膚炎及蕁麻疹,這些都是常見的過敏疾病。

過敏病反反覆覆難根治
每一種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只對特定的過敏原產生過敏反應,也因此,理論上只要找出真正致敏的過敏原,加以避開,就能緩解過敏症狀。但其實,引發過敏症狀的過敏原可能不只一個,如果未加以預防及妥善照護,人體對該物質的過敏反應就會越來越激烈,使得症狀越來越惡化,這也是為何過敏病反反覆覆發作,難以根治的原因。

致病機轉
全世界最複雜遺傳性疾病

徐世達主任表示,遺傳性過敏病堪稱全世界最複雜的遺傳疾病,因為其中牽涉太多的基因,而會產生過敏發炎反應的部位與遺傳也有很大關係,舉例來說,如果父母當中有人為鼻子過敏,則孩子也可能會有鼻子過敏的問題。長庚醫院台北婦產科系副主任兼產科主任徐振傑醫師解釋說,這可能是因為孩子也遺傳了父母親的生理構造,加上來自外在環境因素的刺激,所造成的結果吧!
在過去,家庭當中只要有兩個人有過敏,就被稱為「高危險的過敏家庭」。然而,徐世達主任表示,隨著過敏人口比例越來越多,現在只要家庭當中有一人有過敏,那麼,這個家庭所出生的寶寶就可能是「高危險的過敏寶寶」。

後天因素是過敏發作關鍵
許多研究報告指出,母親為過敏體質,相較於父親為過敏體質,孩子遺傳到過敏體質的機會比較高。遺傳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潮宗中醫師表示,其實,個人的身體狀態以及後天過敏原的刺激,才是過敏發作的決定因素。身體狀態良好的過敏體質者,即使受到過敏原刺激,也不一定會產生過敏反應。反之,健康狀態不佳的過敏體質者,一旦受到過敏原刺激,過敏症狀就容易被誘發。

雖然先天體質無法百分百改善,仍然可藉由提升免疫力,避免接觸過敏原等方式來減少發病,避免症狀惡化。而女性在計畫懷孕之前控制好過敏病,提升自我免疫力,在懷孕期間到產後做足防治措施,還是能夠顯著降低孩子過敏病的發作及嚴重程度。

透視三大類過敏原
對於有過敏體質的人來說,任何物質都可能誘發過敏反應,包括食物、藥品、植物、空氣、溫差等。陳潮宗中醫師表示,其實過敏原不外乎三大類:化學性,例如香菸中的尼古丁、空氣污染等;物理性,例如早晚溫差、強光;以及生理性,例如最常見的塵?、蟑螂、毛蟲、寵物毛等。

過敏誘發機制

資料來源/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潮宗

過敏疾病
過敏原入侵人體三大途徑

會誘發人體過敏反應的過敏原有千百種,除了常見的高過敏食物之外,徐振傑主任表示,如果無法確定自己對哪些物質過敏,可以依照過敏原侵入人體的途徑一一檢視。他指出,過敏原入侵人體的途徑可以簡單地劃分為三大方式:吸入性,主要從鼻子入侵,可能引起鼻子、肺部產生過敏發炎反應,例如煙、污染空氣;食入性,意即從口而入,可能引起腸胃炎、腹瀉,甚至休克、死亡;以及接觸性,例如奇花異草、化妝品、含酒精性物品、毛毛蟲等與人體皮膚接觸,會誘發皮膚過敏發炎反應。

常見過敏疾病種類
鼻部~過敏性鼻炎,或花粉症

流鼻涕、鼻塞、鼻子癢、打噴嚏、鼻涕倒流、流眼淚。症狀與感冒相似,但前者遠離過敏原後,症狀輕微者可自行緩解,早晚溫差變化大時症狀較為明顯;後者幾乎整天症狀都有,也可能會合併發燒、咳嗽、全身不適等症狀。

肺部~氣喘
氣喘是一種慢性肺部疾病,受到過敏原刺激,已發炎的氣管開始收縮導致氣道變窄使得呼吸困難。氣喘的症狀包括咳嗽、胸悶、喘鳴、呼吸急促。根據流行病學研究資料指出,78%的氣喘病人有鼻部過敏症狀,而38%的過敏性鼻炎病人曾發生氣喘。氣喘在民國91年以前一直都是位居台灣地區每年十大死亡原因之一。

皮膚~異位性皮膚炎
遺傳了異位性體質的寶寶,在出生後一旦受到過敏原的刺激(例如食物或塵?),皮膚就會產生紅腫、搔癢、脫皮等過敏性炎症反應。異位性皮膚炎多在出生兩個月後開始出現,如果未接受適當的醫療處置,避開過敏原,超過80%的病人至成年後其症狀會持續存在。

其他身體部位
眼睛的過敏反應,例如過敏性結膜炎;消化道的過敏反應,例如過敏性腸胃炎;對物質的嚴重過敏反應如食物、乳膠、藥物和昆蟲螫刺。過敏性鼻炎的相關併發症,例如鼻竇炎和中耳炎等。

媽咪疑問?
我目前懷孕3個月,本身並非過敏體質,但是先生的家族對牛奶會過敏,我姊夫的家族則對海鮮會過敏,請問我應該禁食牛奶及海鮮嗎?

醫師解答:
對哪些物質過敏與遺傳有關

過敏是相當複雜的遺傳性疾病,人體哪些部位會過敏與對哪些物質過敏都與遺傳有關。如果本身並非過敏體質,也沒有過敏的家族史,其實並不需要刻意避開所有的高過敏食物。但是,因為胎兒也可能遺傳了父親的體質,因此,確定先生的家族對牛奶會過敏,理論 上在懷孕後應該避免攝取牛奶以免胎兒被致敏化,產後餵食母乳並且母親禁食家族中已被證實會造成過敏的食物,都有助於避免誘發孩子的過敏反應。但並不需要因為姊夫的家族對海鮮過敏,所以也禁食海鮮。舉例來說,A小姐對牛奶過敏,B小姐對海鮮過敏,但C小姐並非過敏體質,也沒有過敏家族史,則並不需要因此禁食牛奶及海鮮。人們以為要避免誘發過敏反應的最好方法,就是避開所有的高過敏食物,但這可能導致營養不均。(by 徐世達主任)

~原文刊載於2009年3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訂閱
玉美人客戶服務專線:
(02)89669762分機13、14
週二至週六 10:00~17:30
週一與國定例假日休館
訂購傳真:(02)8966-6283